上证指数 3352 0.28%
|
深证成指 10197.66 0.93%
|
恒生指数 22775.92 0.37%
|
纳斯达克 17963 1.27%
|
日经225指数 36928.63 0.41%
|
敛财居士 初级编辑
22 文章
33259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社会热点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印巴冲突改写战机贸易格局:中国挤掉俄欧,中美主导市场
2025年05月08日 07:48    
收藏  
举报

长期以来,全球战机军火贸易一直被欧美苏三家主导。但在2025年爆发的印巴冲突中,中国战机凭借卓越的实战表现,彻底打破了这一传统格局。巴基斯坦空军使用中国提供的歼-10CE战斗机和JF-17“枭龙”Block3战机,在超视距空战中击落多架印度空军的法国“阵风”和俄罗斯苏-30MKI战机,这一战果不仅验证了中国军工的技术实力,更推动国际军贸市场进入中美主导的新时代。

一、中国战机:从“廉价替代”到“性能碾压”

此次冲突中,中国武器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歼-10CE配备的氮化镓雷达和PL-15E远程空空导弹,在145公里外即可锁定并摧毁目标,而印度“阵风”战机的有效射程仅为100公里。更关键的是,歼-10CE的单价仅为“阵风”的四分之一,这种“技术代差+高性价比”的组合,彻底颠覆了西方长期塑造的“高端装备神话”。此次冲突让中国军工股在冲突期间成为资金避险的 “香饽饽”。

5 月 7 日至 8 日,中证军工指数累计上涨 4.2%,成交额突破千亿。其中,直接参与歼 - 10CE 和 JF-17 生产的中航成飞连续两日涨停,单日最高涨幅达 20%;国防军工 ETF 规模创近一年新高,资金净流入超 23 亿元。这种涨势不仅反映市场对短期地缘冲突的反应,更折射出对中国军工技术突破的长期信心 —— 例如,歼 - 10CE 配备的氮化镓雷达和 PL-15E 导弹组合,已被实战证明具备压制西方四代半战机的能力。

实战表现直接刺激了国际市场需求。巴基斯坦已采购至少40架歼-10CE,并计划再引进40架歼-35隐身战机。中东国家如沙特、埃及对歼-10CE表现出浓厚兴趣,土耳其甚至考虑用中国红旗-9技术替代俄制S-400防空系统。202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签订的1195架飞机订单中,歼-10CE和“枭龙”占比超过60%,显示出强劲的出口势头。

二、美国:印度市场的新霸主

与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布局相对应,美国正加速填补印度市场的空缺。2025年2月,美印签署价值20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美国承诺向印度出口F-35A隐形战斗机,并扩大F-16、P-8I反潜机的供应。这一合作使美国在印度军贸市场的份额从2013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30%,逐步取代俄罗斯成为印度最大武器供应国。

美国的策略不仅是武器销售,更注重体系化捆绑。例如,印度采购的MQ-9B无人机需依赖美国卫星数据链,且数据需先传输至美国服务器。这种深度绑定使印度在战术层面不得不依赖美国,战略自主性受到制约。尽管印度试图通过引进俄罗斯苏-57实现平衡,但美国以“技术转让”为诱饵,成功阻挠了印俄合作。

三、欧洲与俄罗斯:市场份额的崩塌,股价剧烈震荡

法国达索:“阵风” 折戟引发信任危机,作为 “阵风” 战斗机的制造商,达索航空的股价在冲突爆发后遭受重创。5 月 7 日空战当天,达索股价从每股 326.8 欧元的高位跳水至 317.2 欧元,单日跌幅达 2.9%,最终收盘下跌 1.36%。

尽管随后有所反弹,但市场对 “阵风” 性能的质疑持续发酵,投资者信心受挫。更严重的是,印度空军的 “阵风” 战机在实战中首次被击落的事实,直接冲击了达索的国际声誉 —— 此前法国一直将 “阵风” 包装为 “不可战胜” 的高端战机,单价高达 2.7 亿美元。印度作为 “阵风” 的最大海外用户,其后续订单的不确定性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2024 年印度刚签署 74 亿美元协议采购 26 架 “阵风”,但冲突中 “阵风” 被歼 - 10CE 压制的表现,可能迫使印度重新评估采购计划。

更值得关注的是,塞尔维亚此前与法国签署的 30 亿美元 “阵风” 采购协议(计划采购 12 架)已出现动摇迹象 —— 合同条款中法国要求的技术监督、导弹射程限制等苛刻条件,在 “阵风” 实战失利后更显不合理。若塞尔维亚取消订单,达索不仅将损失直接收入,还可能引发埃及、卡塔尔等其他潜在买家的连锁反应。欧洲和俄罗斯的衰落同样显著。法国“阵风”战机在冲突中被中国武器击落,直接冲击其市场声誉。印度原计划追加采购的26架“阵风”M舰载机已暂停谈判,转而寻求美国AIM-260导弹弥补射程劣势。欧洲其他战机如“台风”在中东市场的拓展也因中国竞争而受阻,卡塔尔与巴基斯坦的联合演习中,中国歼-10CE已展现出与“台风”抗衡的实力。

俄罗斯的困境更为严峻。受俄乌冲突拖累,其军工产能大幅下降,对印度的军售从2013年的76%锐减至2023年的36%。印度对苏-30MKI的维护成本和性能不满,转而加速采购美制装备。尽管俄罗斯试图通过提供S-500防空系统挽回颓势,但印度更倾向于与美国合作的F-35。

四、市场格局的深层变革

此次冲突暴露了传统军贸模式的弊端。印度的“万国牌”装备体系因兼容性差、维护成本高,在实战中尽显颓势,而巴基斯坦以中国武器为核心构建的“体系化作战网络”,通过预警机、数据链和导弹系统的协同,实现了“发现即摧毁”的高效打击。这种差异促使中小国家重新评估采购策略,从碎片化采购转向整体解决方案。

未来,中美竞争将聚焦于第五代战机和新兴市场。中国歼-35已获巴基斯坦订单,埃及、苏丹等国也在洽谈采购;美国则通过F-35的全球网络强化对盟友的控制。与此同时,中国借助“一带一路”深化与中东、非洲国家的安全合作,美国则以“印太战略”拉拢印度,双方博弈将重塑全球军贸规则。

从克什米尔的天空到中东的沙漠,中国战机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军贸模式的革新。当“中国制造”在实战中证明自己,当“美国体系”通过盟友网络扩张,全球战机市场的百年格局正在被彻底改写。这既是大国博弈的缩影,也是技术迭代与地缘政治共振的必然结果。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