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社会热点 >  郑州水灾反思:大型都市之殇,市场机制的解决方案
郑州水灾反思:大型都市之殇,市场机制的解决方案
 罗斯巴德    本文来自 古三古四
2022年01月24日 01:36
  收藏
   
【小编:郑州洪灾尘埃落定,89名官员被问责。一篇旧文,科普洪和涝,大型都市面临的窘境,市场经济的解决方案。】


郑州出事了,网上的视频让人触止惊心,网上说什么的都有。我说几点我的看法。


洪和涝不是一回事
 
人们常把洪与涝连在一起说,但其实两者是不同的概念,通常外来的水多了产生“洪水”,而“内涝”是本地降雨引起的渍水。即便我们将洪水挡在了城外,仍不得不面对发生在城内的涝灾。
 
近年来,中国城市发生涝灾的频率越来越高,动不动就能到大城市里看海。
 
频繁出现内涝,不仅是气候上面对的新挑战,还是城市建设上自古至今没有遇到的问题。

相反,你在农村,却很少会看到类似的现象。

农村面临的问题往往是洪水而不是内涝。
 
区别在哪里呢?
 
第一,因为城市的土地全部硬化了。
 
雨水是不能通过地表往下排的,而在农村,每一块土地都能吸收雨水,储蓄雨水。因为他不是平整的,有无数小的蓄水坑,而且所有的地面都可以往地下渗水。
 
城市规模不大时,还感觉不出来,当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时,意味着硬化地面越多,碰到暴雨,就是更大面积的区域的水向低洼处累积。
 
第二个的原因则是,我们城市的人口和GDP有近70%都在以前的洪泛区。
 
在很长时间的城市规划中,人们更重视洪,而不重视涝。
 
在河边筑起堤坝,阻止洪水入侵城市,是最主要的防洪手段。
 
在这个防洪过程中,往往需要把河道渠化和硬化,修筑堤坝,把河道变窄。
 
当防御洪水的能力加强后,以前被洪水泛滥的地区,就可以进行开发了。
 
政府也往往喜欢开发这样的地方,因为泛洪区没有什么人居住,拆迁成本比较低。
 
原属自然蓄水体系的排水体系的湖泊和湿地在城市的开发过程中也被大量填掉。
 
而这个问题,在已经完成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当下,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很多人认为最好的的方案就是增加下水道,真的如此吗?
 
不要过于迷信下水道工程
 
欧洲有句名言,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那拼命扩大下水道的管径是不是解决城市内涝的一个方案呢?
 
前面我们说过,硬化地面的增加会增加城市的总排水量,而管径不可能根据城市面积的增加而不断地增加。

比如突然暴降这次郑州这么大的降水量,水量太大,管径不够,自然就排不出去了,还有可能是支线管径够大,主线管径不够大,所以排不出去。
 
总硬化地面面积在增加,总排水量在增加,管径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超出管径的富余容量设计,那就不可能做到及时排出内涝的。
 
如果要做到,那就是要求在城市只有100平方公里建设时,就为1000平方公里、甚至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预留管径。
 
所谓的青岛德国下水道工程,其实只有八十公里,而青岛现在的下水管道长达三千公里,青岛不容易发生内涝的主要原因还是地势较高,低洼地区少。
 
世界上大部分地方没有中国城市这么频繁的内涝,原因是中国的城市面积远超世界上大多数城市,而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又非常多。
 
德国第一大城市柏林,才三百多万人口,第二大城市汉堡就只有181万了。
 
而中国的二线城市,都有一大批是千万级人口的城市。

人口越多,意味着总面积越大,意味着土地硬化总规模越高。

今年郑州搞一下,明年武汉搞一下,后年深圳搞一下,各大一二线城市频繁看海,这样的事件总是不断的地出现。
 
德国标准的下水道工程能应对的涝灾,放到中国来,一样应付不了,因为城市规模不一样了。
 
如果指望下水道持续提升防内涝能力,那得在城市建设一段时间后,将所有的管道全部扩大一次,这可能吗?

有人拿日本的下水道说事。

有网媒说,日本东京建成了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下水道系统,总长约6.4公里,由59根柱子支撑,每根重500吨,如此壮观的地下建筑被日本人变成了“地下神殿”。但这个工程并非防涝的,而是防洪的。

据日本方面给出的资料显示,地下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隧道、竖井和调压水槽等设施组成,能够在周边河川水位上升时引入超量河水,再将水流导向水道宽广的江户川,达到排洪、调节水位的效果。

郑州水灾 东京地下道系统


如果是防涝的管网系统,6.4公里的距离那有什么用?中国二线城市很多都在一千平方公里已上,地下排水管的总长度往往是几千公里。而上海的排水管道长达近两万公里。

这6.4公里就修了十几年,花了一百多亿,真要排水全部用这种管道,你确定你能花得起这个钱吗?

即使下水道能防内涝,但你要清楚,一切市政工程最终都是要市民买单的,让你一个月将工资的一半收走去修下水道,你同意么?
 
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城市为什么这么高度密集
 
城市用地面积受限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并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情况,而是根据城市规划一点一点扩展的。这就导致中国城市的高度密集。
 
城市中间一切可开发的土地都被开发起来了,湿地、低洼地、湖泊等,这些原属于自然蓄水系统的土地被硬化变成城市后,整个城市的自然防涝系统就受到严重影响。
 
而在自由开发的情况下,这种土地的开发价值是极低的。
 
从古至今,人们选择居住地,都会选择更高,更安全的土地进行住宅建设,但被防洪堤围起来的城市,人们的信心爆棚,不再惧怕洪水了,那什么地都可以用了。
 
结果就是在有限使用面积下,超级大城市往往进行了高强度的地面平整硬化改造,让每一块地都凸显商业价值,后果就是失去了自然蓄水系统,频繁进入内涝。
 
修水库、建水利设施,这些手段也不是万能的。

就像人一样,你整天靠呼吸机,那是很脆弱的,一旦呼吸机出了故障怎么办?人随时就有死亡的风险。

城市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在基本上是防洪防涝工程思维主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本来是一条水系,为了防洪把某一段河堤加高,尽快把水排走,不考虑上游和下游,也不考虑周边。

所以现在就是一下大雨,水都到河里了,造成了洪水,一旦不降雨,河里没水,又要抗旱了。
 
中国城市比欧洲城市面临的挑战更大
 
为什么当年的巴黎、伦敦用下水道就可以有效防御内涝?因为欧洲不是季风性气候,降雨比较均匀,大部分时候他们可以通过地下管网来解决排水的问题。
 
但在季风性气候下,降雨严重不均,一天可能有200毫米的雨降下来,再大的地下蓄水空间,再粗的排水管道和强大的排水泵站,都没办法解决瞬时的排洪排涝问题。
 
这次郑州降水量最高的地区,一天达到了672毫米,远远超出了一般灾难天气的降水量。要知道陕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也就是400-600毫米。河南的年平均降水量也就是600毫米左右。
 
也就是一天内下了一年的雨,不是夸张,而是真的。
 
这是季风性气候的特点,时不时就来给你搞一下,下一个倾盆大雨,你搞不清楚哪天远在几千公里外的海洋突然就长途突袭,给你来一家伙。
 
那你的下水道,能为这种天气做准备吗?这是不可能的。
 
本月14日至15日德国有气象记载75年以来的最大暴雨中,科隆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为154毫米,引发德国史上最大洪灾之一。这和郑州的降雨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可见德国遇到这种突然的降雨量,也是无法应对的。

日本有一个台风灾难可以来比较一下。

2019年10月12日,海贝思登陆日本,从降水量来看,静冈县伊豆市为689.5毫米,埼玉县秩父市为635.0毫米,东京都檜原村为602.5毫米,静冈市葵区为597.5毫米,相模原市绿区为595.0毫米,各地点均刷新观测史上的最高纪录。

台风防御是提前一周以上进行准备的,但依然死亡74人,失踪12人,可见这种级别的降水量,人类城市基本上不具备有防御能力。

郑州水灾


郑州水灾

而中国的气候情况和城市规模决定了中国应对内涝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海绵型城市能成功吗
 
郑州是纳入了海绵型城市试点的,不过我认为实施的难度很大,在已经建成的城市区域,要大量增加蓄水区域,增加自然蓄水环境,是非常难办到的。
 
海棉型城市的理念就是不完全依赖防洪工程和下水道,而是希望模仿自然生态下的土地蓄水排水功能。
 
我认为,选址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去过北川的人都知道,把城市选在那种鬼地方,迟早有一天要完蛋的。周围都是险峻的高山,在高山在河水之间的狭小地带来建城市,碰到灾难就是无解的。

北川地震要怎么防?这个问题没意义,搬迁才是唯一的答案。
 
在农耕时代,人们不得不傍水而居,而在现代工业社会,城市远离河道完全可以,将洪泛区空出来,给水足够多的空间,远离低洼地带,可能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策。

在地势较高处,在有一定斜面的地方进行来建设城市,就不容易出现内涝了,只要地势高,多少降雨量都是小意思。

那城市已经建成了,要怎么办呢?还是有很多改善的方法的。

减少损失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比如说,预警系统。

此次郑州这么大的降雨量,不能及时进行大规模预警,我觉得气象部门可以称的上酒囊饭袋了,就算事前不能预计到,事中还不能吗?

暴雨降下来还无法预测了吗?五分钟就可以判断可能的降雨量了吧。就应该进行大规模示警了吧。

中国现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比较好,完全可以在这种暴雨出现时,向所有人示警,离开地铁这种危险的地方,车辆开出地库,人员离开低洼地区。

我看过郑州在短短几小时内,道路的水面就上涨一米多的恐怖场景。

但还是有几小时的时间的。

完全可以进行预警。向所有道路上的司机,所有的地铁上的人员同时打电话,发短信,要求他们进行紧密避险,这是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的。

还可以对所有处于低洼地带的住宅和底商进行登记,让他们了解他们所处的区域,如果碰了某一级别的内涝,是会被淹没的。

也在灾难来临前对他们进行示警,发放文字逃生指南。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为发达的互联网社群系统,只要信息提供足够,民间的互联网媒体都能在短时间形成大范围的传播。

灾难还需要市场机制参与

比如还可以让保险公司发挥作用。

让更多的保险公司进入市场,他们会对灾难的风险进行更准确的评估,这些评估会反映到产品的价格上。

用价格的方式对风险进行标价,能让所有的人对风险更为敏感。而保险公司甚至可以参与气象工作,而不是由政府来主导。

因为预测不准,政府的气象官员最多拍拍屁股走人,而市场化的保险公司可能会亏损破产。

只有让每一分风险的忽视,都有人产生巨大的代价,才能让参与风险管理的人认真对待风险。

什么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负其责,让每一个产权人自已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任。

人们对保险业往往是不友善的,认为是骗子公司的很多,因为他们没有经营实质的产品。全世界各国政府对保险业也是管制多多。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家保险公司占据了郑州八成的私家车市场。他会不会心急火燎地进行事前风险判断,事前预警,对地库进行手段的要求,对车主进行涉水的风险提示等等,因为他每做好一件事情,都会产生正向收益。

任何需求,商业都可以满足,你的痛苦,就是他人的商业机会。老板的失误、怠慢、不努力就是竞争对手的竞争机会。

对抗风险,也是一种需要,商业一样可以满足。

保险业金融业应该更加开放,让优秀的保险公司脱颖而出,用价格的方式来帮助人们认知灾难,预防灾难。你要是住在低洼地段,车停在地库,有可能车损险就比别人要高,这样就让所有人都意识到风险的存在。

灾后不需要正能量

过往的城市规划是既定事实了,现在内涝频发,就得认真对待,至少把人命当回事吧,不能在大量出现伤亡时,只用救援来感动群众,这个没有什么意义。

更多的还是需要反思,需要找问题,找解决方案。

这些个解决方案绝不是要求政府加大基建力度,而是更多的交给市场来做,让保险公司来进行风险估价,让保险公司聘请气象公司来做灾难预测,让土地开发更自由,每一个人通过保险价格就能知道你购买房子的内涝风险程度如何。让民间有灾难预测系统,而不是完全依赖官僚的灾难管理。

政府总是缺乏经济计算的,到底投多少钱到基建上,是没法计算的。而对灾难进行估价并承担后果的保险公司会在利益的驱使下,尽可能地减灾。

市场会通过价格精准地对风险进行估价,从而修正人们的行为。

对于个人来说,不要对第三者包括政府寄予太大的希望,尽可能地远离险境,尽可能有自保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找个海拔仪,测下自己在城市里是否处于低洼地带,如果是,那到雨季时,就要有准备,就要有灾难意识。

当然,有时面对这样的天灾,人类就是没有办法,就是得承受损失。

但人们希望的是,不要损失人命或尽可能减少人命的损失。

人类社会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也就是几百年,中国社会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期也就是四十年,我们累积的财富和创造财富的手段还远远不够,对天灾的事前防御投入是受限于当地的市场经济水平的。
 
在中国古代,一个黄河治理,就能让一国政府财政无法支撑,更没有资源去投入应对各种小概率无规律的灾难。
 
不要觉得有一点成绩了,我们就能应对任何灾难,总是有你没有办法应对的灾难。
 
最终要想预防等级更高的灾难,需要的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更多的时候,你阻止不了灾难,只能减少灾难的损失。

想要预防更高等级的灾难,就需要人们生产效率越高,财富水平越高,投入风险预防的资金就会更多,面对灾难时损失也就更小。

试想想,今天政府建设下水道的资金从何而来?不是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才有这个预算吗?放在四十年前,只能看着灾难发生,而无法处理。

追求更开放自由的社会,才能让我们有能力防御更高等级的灾难。


编辑: 罗斯巴德
更多财经请关注 WX: Chaocaijing123456
币海财经: 全球财讯门儿清 https://www.bihai123.com/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