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区块链 >  区块链+电子合同,何以“撬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区块链+电子合同,何以“撬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币海独步者    
2020年10月06日 07:46
  收藏
   

电子合同一般包含身份认证、数字证书、电子签名、时间戳、存证保全和法律支持等服务,从发起、签署、归档和管理的全过程都可以在线上。不仅实现降本增效,便于保存和管理,还能更好地与诸如线上交易、线上人力资源管理、线上培训等网络场景完美融合。

目前也已有相关法律规定,认可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可以成为法庭证据。但法律也规定,电子合同需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电子签名法》)

《民事诉讼法》也规定,证据包括电子数据,但普通电子数据要成为有效的司法证据,需要遵照严格的取证规定,比如第三方存证保全和出证、鉴定、公证等。

不过也有学者指出,电子合同其实同样存在鉴证挑战,例如怎样证明计算机生成记录与存储记录在形成后未遭遇篡改、处理或毁损,当事人可能会对计算机生成记录所依赖的计算机程序的可靠性,以及计算机存储记录的制作者身份提出质疑。

而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性的区块链,正适用于电子存证、电子合同这样的场景。

区块链+电子合同的运行基本思路,是基于可信时间戳、高度加密传输以及区块链等技术,将签约主体的电子签名、签订时间、内容以及签约操作过程行为等进行区块链存证,存储于特殊介质中。

比如在电子发票/票据上,区块链可以在开具、生成、存档和流转全程都盖上“戳”,让发票、票据造假几无可能,也杜绝了重复报销的可能性。 区块链的加入,也使得电子合同更安全、签约效率更强、签约方式更丰富。

最高院在2018年9月发布的《互联网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已经认可了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在证据认定环节的作用,给予了电子合同更为清晰的效力背书:

“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

AI 金融评论也注意到,不少企业已经推出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产品,并已运行多时。在网信办发布的三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中,涉及电子合同、电子存证、电子签名以及司法证据相关的区块链服务至少有十余项。

在金融领域,区块链电子票据、区块链电子发票、区块链保险理赔等相关服务,也已经在全国各地城市开始试点;专门针对金融行业的区块链合同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银行、信贷等金融机构可以借此将业务流程中的核心数据哈希后通过数据存证,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留存,可追溯、可监管。

在9月24日的外滩大会上,互联网电子签名平台 e 签宝就发布了“e 签宝区块链合同——金融版解决方案2.0”,表示将为金融行业提供电子签名开放服务 API、本地化电子签章管理系统、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物理印章物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多生态融合型产品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区块链发展史重要里程碑:OCC发布稳定币指南

欧盟将于2024年前引入区块链和加密资产新规以改善跨境支付

区块链引领新一轮全球技术和产业变革

中美争端下,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前景探索









































编辑: 币海独步者
更多财经请关注 WX: Chaocaijing123456
币海财经: 全球财讯门儿清 https://www.bihai123.com/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