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区块链 >  DeFi项目适合部署在Layer 2上吗?
DeFi项目适合部署在Layer 2上吗?
 Relay Bits    
2021年04月16日 01:30
  收藏
   

DeFi应用中的多频、复杂交互是导致本次以太坊拥挤的本质原因,那么DeFi应用是否适合部署在Layer 2上呢?Celer Network的董沫博士认为:

理论上来说非常适合,Layer 2可以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但这里面的核心难题还是之前提到的两点:生态支持和时间的检验。

目前,DeFi繁荣的生态是非常依赖应用的组合性的,单木不成林。这种组合性其实在一些基础性协议,比如Maker、Uniswap的长期运行和检验后迎来的综合性爆发。从开发者的角度看,最适合Layer 2的,可能是那些类似于 dYdX、Loopring DEX 等这种相对来说不依赖组合性的DApp,然后慢慢再聚沙成塔的一个过程。

除了内生生态,外部生态的环境也很重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交易平台的支持:你挖了基于Layer 2的红薯,如果还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转回到Layer 1,之后发送到交易平台再完成交易的话,可能市场价格早就变了。

此外,虽然理论上这中间不存在安全性问题,但实际上,无论是工程化,还是生产级的产品质量,都需要时间的检验和信心的积累。

据了解,近期已经有部分DeFi项目(EasyFi)迁移至了Matic,包括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平台dYdX也迁移至了基于零知识证明的Layer 2解决方案StarkWare。 Matic的JD 认为,长期来看DeFi项目终将迁移至Layer 2。那么具体到每类项目,DeFi项目应该选择怎样的Layer 2解决方案呢?

DeFi项目适合部署在Layer 2上吗?

如何给DeFi选择Layer 2方案?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先对zk Rollup、Optimistic Rollup和Hybrid Rollup的优劣势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根据董沫博士的介绍, zk Rollup的特点是二层区块的交易数据(calldata)和零知识证明上链之后,交易有效性就能立刻确认。而由于零知识证明的特性,正确性验证是很简单的操作,可以直接在Layer 1完成验证,确认及时性比较高, 适合转账。

当然,这个方案也有缺点。

首先验证链路的构造没有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所以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做到很广义的虚拟机逻辑。简单来说,zk Rollup必须对每一个用例定制;其次是程序正确性的验证相对复杂,要对多项式curcuit做验证;最后是二层打包节点负担重,成本高,计算零知识证明所需时间长, 用户延迟的体验角度仍然比较差。

而Optimistic Rollup主要的缺点是它本身的交易延迟有点高。这个延迟甚至比Layer 1还要高,但它的优点是可以支持无限参与者的任意智能合约逻辑。一次可以打包很多,在董沫博士看来,

交易排序和打包机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是需要比较复杂的矿工剩余价值拍卖(MEV auction)的机制来选择打包节点,且容易出现censorship的问题。

除此之外,Celer的Hybrid Rollup方案有点像混动车,将Optimistic Rollup以及Celer的SGN结合在一起,董沫博士表示:

优点是可以解决Optimistic Rollup交易延迟比较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区块打包中的交易排序和付费问题。

当然,不是所有的交互都有那么高的安全性要求,只有涉及到交易时的操作安全性要求会比较高,但很多应用的数据交互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安全性要求。因此,我们大概可以这么考虑:很多对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操作可用侧链来确认,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同一条侧链上组合多个Rollup来达到应用层类分片的效果,提高可组合性。即使确认出现了问题,还是可以通过最终的主链确认,进行事后的纠错。

在明确了各类Rollup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后,各类DeFi应用可按照需求选择与项目特征最匹配的扩容方案:

对于去中心化交易所以及各类支付平台,应用中需要进行大规模转账,zk Rollup将会是合适的解决方案。应用zk Rollup的去中心化交易所Loopring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近期Tether也在考虑将ERC-20的USDT迁移至zk Rollup的Layer 2上。

若应用内需要执行复杂的合约逻辑,且对吞吐量要求较高,那么Optimistic Rollup或者Hybrid Rollup的机制与此类应用比较契合。合成资产平台Synthetix尝试使用Optimistic Rollup来大幅提升预言机报价频率,以此解决在一层网络会遇到的交易暂时停滞问题。

在Rollup解决方案中,Hybrid Rollup尽量优化降低了延迟,提高用户体验,但对于安全性做了一定的妥协。因此许多底层Layer 1项目,像以太坊、波卡、Near、Conflux,都选择了使用Cele的状态通道作为他们的二层扩容解决方案。

在以太坊 2.0到来之前,如果计算复杂、用户热度高的应用能够选择迁移至二层网络,以太坊网络拥挤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而随着Layer 2的解决方案逐渐成熟,在技术难点逐一被解决、用户体验被进一步优化后,未来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应用会选择迁移或直接部署在二层网络。只是目前来看,短时间内要想大规模用上部署在Layer 2的DeFi项目,仍有待时日。

编辑: Relay Bits
更多财经请关注 WX: Chaocaijing123456
币海财经: 全球财讯门儿清 https://www.bihai123.com/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