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堡港的巨型货轮与堆积如山的集装箱,曾是“德国制造”全球竞争力的生动注脚。然而,最新数据揭示了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出口引擎正遭遇逆风。
德国联邦统计局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在6月份继续下滑,环比下降2.1%,至118亿欧元(约合137.6亿美元)。这不仅是连续第三个月的萎缩,更跌至自2022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较去年同期大幅缩水8.4%。
出口的疲软,很大程度上被归咎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经济学家文森特·斯塔默直言:“现在很清楚,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拖累贸易。”
他指出,进口成本的上升抑制了美国市场对德国商品的需求,而持续的贸易不确定性也促使德国出口商变得更加谨慎,甚至可能暂缓出货以避免在途风险。
6月时,德国输美产品普遍面临10%的关税,汽车及零部件税率更是高达25%。而作为欧盟成员国,根据7月下旬达成的贸易协议,德国对美出口现在需承受15%的关税,汽车行业亦未能幸免。
雪上加霜的是,德国国内工业生产的状况同样令人忧心。Destatis数据显示,6月工业产出意外环比萎缩1.9%,远超预期。整个第二季度的工业产出水平,已滑落至2020年上半年(即新冠疫情初期)的低谷。
凯投宏观经济学家弗朗西斯卡·帕尔马斯分析认为,结合其他月份数据的向下修正,这清晰印证了关税带来的冲击,也与上周德国汽车制造商令人失望的财报表现相吻合。
此前数月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的回升曾带来复苏的曙光,如今看来希望落空。德国整体经济在第二季度已陷入萎缩,打破了市场对连续两年增长放缓后今年能持续复苏的预期。
尽管德国整体出口在6月因欧盟内部贸易的拉动而微增0.8%,但进口的增幅更大(4.2%),导致其商品贸易顺差显著收窄,从5月份的185亿欧元降至149亿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对美贸易顺差的缩窄,恰恰是特朗普政府长期抨击的目标。与此同时,一个微妙的信号是德国从中国的进口在6月有所增加,这可能预示着部分贸易流在欧洲与美国的高关税壁垒之间寻求新的方向。
帕尔马斯补充道,虽然欧盟与美国新协议下调了汽车关税,加之德国国内削减电力税,可能为工业提供些许喘息之机,但整体关税负担预计仍将持续拖累生产。
回望过去,依托俄罗斯廉价的管道天然气驱动的强劲出口,曾是德国经济在疫情前的重要支柱。然而,俄乌战争的爆发推高了能源成本。
如今,关税引发的出口下滑成为新的压力源,为德国本已艰难的经济复苏之路再添坎坷。汉堡港的繁忙景象背后,德国制造的全球之旅正面临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