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一家智库做出了一份报告,《限制对华贸易将如何终结美国在半导体行业领导地位》。该报告分析了美国制裁情况下,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产生的后续影响。该报告长达42多页,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列出分析了报告要点。
文章要点:
1、报告特别强调指出,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美国如果不做中国市场的半导体生意,短期内,韩国将是最大的赢家。
2、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自主发展,长期看,有利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崛起。
报告指出,如果美国对中国限制的态度政策继续加强,那么韩国在几年内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半导体行业的领先者。从长远看,中国会取得半导体领导地位。
以下列出几个关键数据:
1、目前全球半导体产业现状:
美国半导体产业拥有绝对领导地位。美国在23种半导体产品类别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企业和市场需求巨大,中国企业占全球半导体需求的23%。
2、中国半导体自给自足的情况:
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只能覆盖14%中国大陆的国内需求,但是中国有70%以上的半导体需求。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成熟的非美国替代供应链,即70%的需求,可以通过第三方来满足。
2019年5月,美国限制向华为销售技术产品,三个季度之中,美国顶级半导体公司的收入中位数下降了4%到9%。
以下为正文:
TechWeb5月22日消息,美国BCG(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英文简称)最近发布了题为:《限制对华贸易将如何终结美国在半导体行业领导地位》的研究报告。
报告结合当前美国对中国限制的政策不确定性,评估了两种情况:
一、维持现状。
二、彻底脱钩。
BCG报告根据美国所采取的措施不同,进行了建模分析来预测美中两国半导体产业所面临的情况,和全球半导体行业格局的发展。
一、美国若维持现状,则将导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美国如果对半导体限制维持现状,即维持当前实体名单实施的限制,那么实体列表中的中国公司将用来自中国、欧洲、亚洲其他供应链的组件,来替代美国技术中的组件。
但是,这些实体清单上公司总的半导体需求中,将有10%到15%是美国半导体,没有直接替代供应商,只有美国能够提供,全世界的其他地方买不到。
美国公司可能会失去当前在中国50%以上的业务,导致美国半导体行业全球市场份额下降8个百分点,全球营收能力会下降16个百分点。
美国半导体研发支出,将使美国减少50亿美金至100亿美金,资本支出每年减少80亿美金。
如果,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不佳,那么相对应的半导体整体行业将会如何?
结果是赚得钱就少了。
对于任何行业,有些要投入研发,就需要增加研发经费。每年研发新的产品,每年增加的研发经费支出,需要靠赚的钱来支出,那么赚的钱变少了,研发费用也会变少。
这会直接导致美国失去4万多个工作岗位,其中1.5万个工作岗位,将是在半导体行业美国的损失转化为中国和全球竞争对手的收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报告预计,中国供应链将获得美国产业损失收入的一半,中国半导体设计的自给自足率会从14%提高到25%,美国半导体公司损失的另外一半,将会转入欧洲或者亚洲的替代供应商手中。
二、美国若继续限制,将失去全球领导地位
限制继续向上提,会造成更大的技术壁垒铁幕,从而使得中美两国对科技产业实质性脱钩。
报告认为,中国半导体行业距离实现自给自足的目标还很遥远,跟与美国产业脱钩后,中国设备制造商,短期内,要么,不得不寻找替代的一些组件,但不如现在从美国买到的半导体产品先进,或者,将导致中国的电脑、PC、服务器及其他国家ICT基础设施设备,在国际市场上不再具有竞争力,中国的产品,将丧失国内市场的份额和国际市场的收入。但报告预计,通过扩大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中国设备制造商将能够弥补海外收入损失的75%。
这和华为之前的逻辑很像。华为在海外,尤其终端手机业务的损失很大,尤其在谷歌的一些软件不允许华为使用,导致了很多海外客户流失。
那华为怎办?
就回归到中国大陆本土市场,推出新产品,再加上一些促销。针对国内一些产品新设计,现在华为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占比提高了很多,而随着鸿蒙系统的推出,在海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华为要得到之前的市场份额,任重道远。
报告认为,如果美国进一步升级半导体产业,数据上,中国的设备厂商将会在中国大陆市场得到海外收入损失的75%,与华为手机逻辑基本相同。
脱钩对于美国半导体公司的直接影响,将是损失来自中国科技客户,以及其他国家客户收入。
美国半导体行业收入,预计将会下滑37%,收入损失将触发美国公司的研发投资削减30%到60% ,美国的研发收入会减少50~100亿美金,如果增加制裁限制措施,会增加到120亿美金到240亿美金。增加幅度非常大。
短期内,韩国会成为最大赢家?
美国此举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什么影响?
韩国因其内存、存储、显示器、影像,、移动处理器等关键产品中的强大功能,以及扩大制造能力、产能能力,短期内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半导体的领先者。短期内,韩国会成为最大赢家。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持续追赶,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将通过本地设计的半导体,满足其国内需求的25%到40%,如果最终中国半导体的自给率达到约85%,那么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全球份额,将从3%增长到30%以上,从而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导者。
该报告是否过于乐观?
但无论如何,长期看来,中国半导体产业将会自给自足,迅速成长,从而取代美国。
当然, 也充斥着一些悲观论调表示,在半导体行业,中国缺少积累,但我们要科学看待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要脚踏实地,做好十年奋斗的准备。
但无论哪种结果,根据数据,美国的这种行为对美国自身的半导体行业、高科技产业都会造成很大冲击。
提到半导体,就不得不提台积电(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即将到美国亚利桑那州,设立五纳米的工厂,期待换取对华为许可证的特许计划。但是随着美国商务部紧缩对华为的出口限制,似乎机会渺茫。
美国限制不允许台积电给其不喜欢的公司,那么因为台积电使用了美国的设备,美国又是全球警察,怎么办?
前外资知名分析师陆行之表示,台电应积极扶持非美国系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供应商,来应对非美国客户服务。
陆行之分析,需要设立一套完整的,没有任何美国技术和美国原材料以及半导体设备的生产线,来满足美国不喜欢的客户,即华为。
美国资本支出还将减少130亿美金,从而导致美国失去12.4万个工作岗位,其中3.7万个是在半导体行业。
从中长期看,美国半导体公司的全球份额,中国将从48%降至30%,美国将失去其在半导体行业长期的全球领导地位。
陆行之对华为、台积电全球各个半导体大厂都很熟悉,他之前就主张台积电不要去美国设立芯片代工厂。他表示,台积电在10年内一定要扶持发展,认证一条完全没有任何美国半导体设备的生产线,以及没有任何美国认证的IP来服务重点客户,如今看来更显得非常重要。但这对于台积电来说,困难重重。
他之前就提出,反对对台积电赴美市场3个理由:
1、美国没有半导体下游、封装、测试、PCB模组组装等产业链;
2、美国缺乏晶圆代工制造所需的高效率;
3、对台湾半导体未来发展前景会有疑虑。
如果台积电之外的代工厂做出了没有任何美国技术的生产线,那么所有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公司,会把订单疯狂交出去。而台积电作为商业营收公司,大陆市场很重要。
台积电宣布在美设厂当天,美国政府宣布加紧对华为出口限制,陆行之表示,海思条款(即华为的半导体条款)终于来了,难怪台积电要去美国设厂。当天美国将会封锁华为海思,那么以后是否能够再申请特别许可证,目前基本没希望了,很多人还在观望。
如果美国限制台积电向华为供货,那么其是否有动力加快在美国设立工厂?
目前有些分析表示,台积电每个月生产两万片晶圆,事实上,美国不赚钱。近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指出,在美国将扩大对中国华为的出口限制之后,台积电就已经停止接受华为的新订单,对此,台积电回应,揭露客户订单细节显然情况不妙。
目前一些研究实体,如奇虎360、哈工大、云从科技等33家中国企业和大学遭到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国产替代自主可控迫在眉睫。
对于美国对中国科技围堵的行为,有网友评论,近一两年,中国与华为的现状,让欧盟、日韩等国和地区了解到,美国需要的是绝对服从,不仅政治、军事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方面。但美国不是世界,也不是不可或缺,没有了美国市场,整个世界还有更大的市场,所以对于中国和华为来说,道阻且长。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文章整理自:youtube视频:美智库:长期中国半导体将崛起,专家建议台积电扶植100%非美系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