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银行G-10策略主管Steven Barrow表示:“目前来看,全球中央银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采取普遍行动以遏制美元的强劲涨势已不可避免。”
Barrow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即便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不得不十分不情愿地被拽到外汇干预的谈判桌前,但全球决策者采取协调行动“只是时间问题”。
此番观点反映了外界对于美元坚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感到愈发担忧。本周早些时候,一项衡量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坚挺程度的指标升至了2005年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但随后小幅下滑。欧元跌至了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元为1998年来最弱,英镑则为历史新低。
2020年3月,决策者们一同行动,通过互换安排改善美元流动性。他们曾在2011年协调削弱日元,2000年一同支撑欧元。
全球中央银行上一次采取协调行动削弱美元是根据1985年的《广场协议》。当时的一项关键性的差异是,美国已经击溃了通胀,而目前,结果远非明朗。
1、通胀效应
巴克莱分析师Themistoklis Fiotakis和Sheryl Dong表示,市场可能低估了美元上涨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通胀影响。
他们在报告中写道:“这是因为全球贸易有很大一部分以美元结算,因此兑美元的汇率变动往往会立即产生可观的影响。”
2、英国央行救市带来失去英镑控制权的风险
英国央行本周早些时候为控制债券收益率而采取的大规模干预行动,为其遏制通胀和防止英镑下跌的努力带来了威胁。
英国央行28日承诺无限量购买长期债券,以避免英国国债市场崩盘。虽然此举稳定住了市场,但管理166亿美元资金的Balyasny表示,此举表明政府“政策失误”。
财政大臣Kwasi Kwarteng上周宣布了一系列减税措施,带来了戏剧性的结果,本周早些时候英镑兑美元跌至纪录低点,英国央行被迫干预以防止债券市场崩溃。
Balyasny在9月29日的一封信中表示:
“英国央行试图控制利率(因此收益率走低),但代价是放弃了对通胀和汇率的控制。”
而巴克莱分析师Barrow表示:
“一旦英国国债市场企稳,英国央行就将后退,重启出售英国国债的计划。”